一羽

爱发呆爱幻想的猫控。
为了增进自己的写作能力,开始在此写读后感、散文、随笔等。

 

《三国演义》之第一回 读后感

作者罗贯中是说书的出身吗?!读罢第一回,我不禁如此感叹。文章言简意赅,流畅而又帅气,读来朗朗上口,由文章引领出来的自身感情不由得满溢而出。追随着文章一字一句读出声来,感觉自己俨然化身成为一个说书的高手。


说到言简意赅,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刘关张三人在大兴山下与程远志交战画面的描写:

程远志大怒,遣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

不到百字便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描写的绘声绘色,豪气冲天,真是厉害!一个“翻身落马”便将邓茂瞬间战死的情形尽情彰显;一个“拍马舞刀”就使程远志的焦躁与狂气显露面前;一个“纵马飞迎”就将关羽的迅捷冷静凸显。还有我最喜欢“……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这处描写。这句话不仅彰显了关羽的速度与力量(砍切排骨尚且不易,何况挥舞着八十二斤的大刀砍人呢),而且更是将血腥的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没有血溅八尺的血腥场面的描写,但我觉得不用写出来具体场面禁锢读者的想象力,让读者凭借“挥成两段”恣意想象,倒也更具现场感。毕竟即使是同样的场景,因人而异,每个人眼中看到的场景都是不同的。


上面提到关羽,不由得想说说他的大刀了。我才知道原来青龙偃月刀还有个名字叫冷艳锯!我很喜欢冷艳锯这个名字啊,没有普及开来实在太可惜了!不过就关羽这个刚正不阿、耿直忠厚的忠义形象来说,比起“冷艳锯”这个孤傲清凛的名字,还是“青龙偃月刀”这种豪气漫天的名字更贴地气、符合人物形象。


刘备,书中最初介绍这个人时说“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刘备竟然是个不怎么爱读书的人,着实是大吃一惊!瞬间觉得这样的人也能成为占据一方土地称雄的霸主,当真是天助他也。当然了,刘备能称霸一方离不开他礼贤下士的好品德。可书中也曾暗示这是“天意”。比如:……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相者,就是相面的人,这种人说的话都是玄而又玄,凡夫俗子无法参透的天意之语,这不就是指刘备成大业乃是天意嘛。还有,若不是偶遇张飞和关羽,刘备纵然胸有大志,怕也不会成功。至于作者为何要暗示刘备的成功乃是天意所致,那就要等我慢慢看了。


话说刘备的相貌好吓人啊!“……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就这相貌描写,我只能想出个怪物的样子来。再加上他“……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就更觉得这个人阴森恐怖。不禁要怀疑,这真的是正面角色吗?


曹操,刚一提及此人,作者就将其关上了“奸诈小人”的名号。从曹操设计诬陷叔父到许劭说其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无一例外。不过作者也通过斩蹇硕一事,将其治世之能的果敢之处写的一清二楚。还有曹操去颍川助战,遇到败走的张梁、张宝,将其拦住大杀一阵,斩获颇丰,后又追击张梁、张宝这一处,也尽显曹操的勇猛果决。毕竟胆小的人即便遇到败将,也是会谨慎自保,而此处则全无这样的描写。我觉得作者将曹操定位为奸雄,多半是出于小说需要一个反派角色的关系。常言兵不厌诈,曹操的奸诈狡黠之处又何尝不是安身立命,博取一方所需的优点呢。只是他也真是够爱慕虚荣的。

书中道“……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因此,操恣意放荡……”,如此放荡不羁的富家公子竟然是听了“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和“子之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这样的好言好语才去当官治世,总觉得还真是不靠谱。但细细想来也不尽然,曹操也是很谨慎的。他在听了“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样的提问后并没有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能人,而是去找人询问自己的才能,而且找的是个有知人之名的许劭,没有单方面的偏听南阳何颙的奉承话一样的断言。


后记:估计《三国演义》要读很长时间,所以决定每读完“一回”写一次读后感,以免自己怠惰,又不动脑子了。话说我比自己想的还要能说竟然写了这么多。

  6
评论
热度(6)

© 一羽 | Powered by LOFTER